低维材料微纳器件与系统
(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
1. 微纳制造技术及器件与系统设计
2.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3. 新能源装备设计与制造
4.摩擦学与表面工程
学术队伍:
团队现拥有骨干成员1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已初步成为一支以丁建宁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横跨机械、材料和半导体物理等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科研队伍。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10余项,发表论文2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著作4部;获专利授权10余项。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有江苏省太阳能电池及储能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论证。
丁建宁,男,1966年3月出生,江苏丹徒人。2001年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担任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员,曾为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2007年任江苏工业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2010年至今任437ccm·必赢国际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及2006-2007年度执行理事长,中国摩擦学分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摩擦学学会副主任委员,摩擦学学报、Sensors & Transducers Journal、friction刊物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与制造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6年-2010年)撰写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20周年纪念《机械科学20年》编委,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储能材料与器件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材料学部机械学科会评特邀评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江苏省“333工程 ”二层次人才,江苏省太阳能电池及储能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高校“低维材料微纳器件与系统”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江苏省第九届青年科技奖”、 常州市产学研合作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973、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防基础研究计划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6余篇、EI收录160余篇,出版著作4部,国家发明授权专利14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举办了国家基金委工程材料学部十一五发展战略研讨会、MEMS创新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中国科学院 “工程科学与技术新进展”技术科学论坛、全国机器人机构拓扑结构学理论研讨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和第五届分子集成与材料工程国际研讨会。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硅基纳米线太阳电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非接触表面摩擦若干关键问题理论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碳纳米管褶皱与壁面塌陷及其对相关机械运动性能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微型机械粗糙表面粘附及摩擦机理与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氮化铜的低温分解效应及其纳米尺度有序结构飞秒激光制备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异构碳纳米管的新型纳米传动机构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线接触流体润滑中的界面滑移机制与摩擦学特性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功能化多尺度仿生金刚石薄膜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铁电聚合薄膜的电热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纳米硅薄膜叠层太阳能电池工艺优化和产业化研究,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
多晶硅生产过程氯氢化关键加热系统开发及产业化,江苏省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纳米晶/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关键工艺及自主设备研发,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
石油石化高防爆领域应用的无线传感网系统,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
成果与获奖
多晶硅冷氢化生产核心专用加热合成反应器成套工艺装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
多晶硅生产冷氢化工艺加热合成反应关键技术装备,国家能源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
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动态压阻压力传感器,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
非线性抗振动冲击防护动力学与动态设计理论技术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超干密集填料工业电加热器系列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
通用型分体式耐高温微型压力传感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发明二等奖(2008)
主要专利
一种通电压痕的纳米级加工方法,发明专利ZL 200410066141.X
硅芯片/玻璃环键合装置,发明专利 ZL 200410065691.X.
一种改良耐高温微型低成本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发明专利ZL 200510038100.4
一种纳米晶/非晶硅两相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ZL200810235538.5
纳米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200810234284.5
利用真空 “零点能”实现驱动的量子微型推进器,发明专利ZL200510040456.1
电磁驱动式微拉伸装置,实用新型ZL 01 2 63043.8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芯片外引线键合的热压焊简易装置,实用新型ZL 200520070445.3
耐高温压阻式内燃机压力检测机,实用新型ZL 200620069184.8
打火发电机,实用新型ZL200820217553.2
一种便携式发电储能充电器,实用新型ZL200820215012.6
纳米硅薄膜三叠层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ZL200910031173.9
一种共极型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ZL200910213029.7
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ZL 201010213233.1
带有电荷埋层的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 ZL 201010213229.5
一种大面积、连续的石墨烯/氧化锌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 ZL 201010187596.2
一种新型结构的薄膜太阳电池 - ZL 201010194951.9
超小孔径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高速制备方法 - ZL 201010166169.6
一种纳米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在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ZL 201010187573.1
球型薄膜太阳电池和制备方法及基于该电池的空间排列组 - ZL 201010187584.X
团队图片展示
实验室主要设备
教学成果:论文、项目、教材、获奖等
2009年指导博士生王权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